2023年10月,中交路建参建的河北香河王家摆特大桥顺畅通车。远远望去,古典华美的“玉满意”造型的大桥横卧在运河之上,和奔腾不息的运河水完美交融。看着这座新地标,项目负责人魏打败满眼骄傲。
“玉满意”桥跨过北运河,是衔接河北香河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路途之一。大桥全长1060米,主桥跨径为(35+164.5+56.5)米,选用三跨抱翅形斜拉索拱梁组合体系,以“京畿首驿·满意香河”为构思元素,将运河水奔腾之态和满意的华美风格进行笼统交融。如何将杂乱的曲面线条变成实践中的高雅造型,给项目建造团队带来了极大应战。
大桥是由7700吨的钢箱梁以及4800吨异形钢结构一起组成的三跨抱翅形拱梁组合体系桥,其中大跨度钢箱梁以及拱间异形拱肋使得桥体结构受力杂乱,对施工工艺技能要求极高。在前期策划时,项目团队就认识到了项目钢梁分块多、拱肋造型杂乱等难点存在。假如依照传统分段施工逐节段进行吊装,将极大下降施工功率,让本就不殷实的工期愈加吃紧。
“拱肋与主梁可否放置在钢桥面上一起顶推?这样能节约拱肋运送时刻。”项目总工程师黄振威在项目专题会上说道。沿着这一思路,魏打败带领项目团队奔赴多个大型顶推钢拱桥进行实地调研沟通,吸收优化顶推工艺,剖析拱肋形状及衔接结构特色,优化规划的详细计划。终究,项目团队决议选用“主梁及拱肋构件协同顶推跨过运河,再使用履带吊上桥吊装拱肋”的整体施工办法。
在实践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团队还提炼出“一种拱肋节段在钢箱梁顶面滑移体系”立异效果,打破了传统大型起重设备起吊放置的思想定式,使用“滑道”体系极大缩短了施工时刻。“咱们将160块钢箱梁组拼为15段顶推节段,设置10组顶推支架,每组支架上装设4台液压千斤顶。”魏打败介绍,每台千斤顶设备在“顶”“推”“降”“缩”4个进程中替换运转,终究高效完成了顶推就位。
处理了拱梁异步协同顶推这一“开头难”问题,如何将很多的异形拱肋在受力杂乱条件下,完美地拼接出最高点达40米的“玉满意”造型才是此项工程的重头戏。
拱肋体积大、重量大,需求严控拱肋的线形改变,精确操控吊装和对接进程。中交路建项目团队选用BIM技能,经过三维模型重复模仿施工工况,对拱肋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磕碰查看,保证在施工中完成精准无误对接。一起,对履带吊拱肋装置进程中的站位、旋转进行模仿和优化,严控履带吊吊装站位并规划出一条精准的线型施工道路,以“双人双机”法实时监控丈量精度,保证每个拱肋节段都能够平稳、精确地吊装到预订方位。
跟着最终一节钢拱稳稳落下,“玉满意”桥完美合龙,打通了香河县西部地区与城市副中心交通联络的重要通道,也成为大运河文明带一座全新的文明地标。(图片由中交路建授权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