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住宅楼里面竟然有好多个‘千斤顶’,在帮承重墙承重,这房子是不是快塌了,质量还能让人放心吗?”近日,陆续有市民通过《常州日报》微博、常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反映:位于武进区延政西路北侧的某楼盘居民楼正在施工,准业主却在工地发现了不少大型“千斤顶”装置,工人们都讳莫如深。“但愿你们能派记者调查,这两幢楼是不是出现了质量上的问题?”市民在微博、微信后台留言。
12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楼盘工地西大门,碰到了10多位维权准业主,7号楼准业主朱女士和记者说,今年6月,她花68万元买下了7号楼19楼一户135平方米的房子,此后,她始终没关注房屋建设情况,直到上周,业主聊天群里出现一条惊爆消息,“有一位准业主去工地看建设情况,结果在我们7号楼东侧一楼、地下室发现了‘千斤顶’。”朱女士说,这位准业主将拍到的照片发到群里,很多业主都不敢相信自身的眼睛。“‘千斤顶’都是在承重墙附近发现的,天花板都被破开大洞,看着就觉得触目惊心。”为了解真实情况,很多准业主相约星期一赶到工地看个究竟。朱女士说,7日上午,业主陆续在工地西大门聚集,但工地方却紧锁大门,以安全为由拒绝业主入内,之后,不少业主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工地,才拍到了“千斤顶”的照片。
朱女士的同伴和记者说,他们在7号楼东侧负一楼至四楼都发现了“千斤顶”装置。“因为房子还没建好,我们也不敢再往上爬,上面楼层应该还有。”该同伴称,他们没数具体有多少个“千斤顶”,光是看到的就有10多个。准业主高先生也和记者说,8号楼里也有“千斤顶”,具体数量不明。随后,记者来到工地西大门表明身份,试图入内采访,但未获工人回应。
施工中的居民楼为何会用到“千斤顶”?是否真如准业主们担心的那样,房子出现了严重质量上的问题?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售楼处采访。
开发商工程部郏总回应称,7号、8号楼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出现了现场管理方面的问题,有部分剪力墙(承重墙)的混凝土标号达不到设计标号,这一问题被质监站指出后,开发商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先后找了3家具备专业资质的单位出具实施工程的方案,最终选择了1家公司的方案。“此公司采用的不是常规加固,而是直接用置换的方式。”郏总解释,置换实际上就是把不合格墙体全部拆除重建。这种方案比常规加固投入大,但效果较好。“千斤顶”正是在置换过程中要使用到的承重装置,起到分担剪力墙荷载的作用,是临时措施,一旦新的剪力墙到位,“千斤顶”就可以拿掉,不会像有些准业主担心的那样在墙体中使用。
对于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剪力墙到底有多少,郏总称,7号楼多些,但都集中在7楼以下楼层,每层三四面墙,8号楼则只有7号楼的一半。他估计,在春节前就能督促建设方整改完毕。记者在工地门口的施工牌上看到,该居民楼项目由重庆一建筑设计企业承建。
在武进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巡查二科李科长证实了开发商的说法。他和记者说,去年年底,巡查二科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该工地7号楼、8号楼部分剪力墙有裂缝、蜂窝,遂请2家检验测试中心对两幢楼的剪力墙混凝土进行仔细的检测,2家结果基本一致:7号楼、8号楼少数剪力墙混凝土存在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并非是混凝土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有质量上的问题,是和工人的施工有关。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要么是加固、要么是重做。”李科长说,开发商选择了重做。他表示,质监站会在返工完毕后重新组织验收,为广大业主把好关。
开发商负责人昨天表示,7、8号楼的主体问题是局部楼层的局部构件存在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初步调查下来的原因可能是工程管理上的问题,如浇捣不密实、养护周期不到位。该负责人称,目前的整改方案经过慎重考虑,由专业单位负责实施。未来交给业主的房子一定会是满足各方面验收要求的质量合格的住宅。同时,对事件给业主造成的心理影响,开发商会研究采取一些补偿方法来争取达成共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